“反内战,反帝国主义干涉!”七十多年前,昆明的爱国学生们在纸页上工整地写下宣言,向民众宣传反帝爱国理念,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当年的李志敏,就是在捧读和传播这样的革命宣言中,践行着自己的革命理想。
李志敏1930年出生于云南石林县。12岁那年,他考入路南县级中学,时任校长杨一波曾在国立暨南大学附中、国立云南大学附中任教。杨一波心怀教育救国的理想,聘请了许多进步、革命的教师来校任教,对学生们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李志敏不仅学习到了书本中的知识,并且懂得了革命精神,明白了一个人应该怎样才活得有意义。
三年后,李志敏考入国立云南大学附中,尽管还年轻,但他早已开始践行革命报国的鸿鹄之志。作为“民青”的一员,李志敏热情参与进步活动。他在昆明晓东街电影院发表演说,介绍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鼓舞了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的革命热情。1947年,李志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8年,在局势动荡的“七一五”事件期间,他所在的南箐学校被敌人攻陷。危急时刻,党组织派李志敏到玉溪开展地下工作。
鉴于革命形势的影响和组织的要求,李志敏放开手脚、大胆工作,传播文化知识并促进地方教育,发展了一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民青”成员和中共党员。
1949年8月,滇中地委建立了中共通海县委员会,李志敏担任首任书记,先后参与了玉溪、河西、通海三地的党组织建设和武装斗争等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李志敏积极参与剿匪、土地改革等工作,历任玉溪地委党校副校长、玉溪行署科委副主任、科协副主席、科委主任、玉溪人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为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原文链接:https://yn.yunnan.cn/system/2021/10/08/0317004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