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学生工作网 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学院 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 互联网技术学院 招生网 经济管理学院

红色印记

特别策划·烽火青春⑮|“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施滉

来源:掌上春城 浏览量:1683 日期:2021-08-26


施滉,白族,1900年出生于云南洱源县一个贫苦的小学教师家庭。1913年,他进入云南省军医学校学习。191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军医学校毕业。1917年,以插班生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因家境贫寒,他只能半工半读。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1918年,施滉、冀朝鼎、徐永焕等人成立了清华园内第一个进步社团——“暑假修业团”,宗旨是“本着互助和奋斗的精神,研究学术,改良社会,以求人类的真幸福”。1920年,“暑假修业团”改名为“唯真学会”。1923年,施滉被选为清华学校学生会会长,被誉为“清华学生进步的倡导者”“清华园中的举火人”。1924年,他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这期间,他经常参加美国共产党组织的各种反帝活动,大量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1927年3月,与妻子罗静宜一同加入美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美国,美国国民党支部中的右派乘机鼓噪,在旅美华侨和中国留学生中进行分裂破坏活动。施滉在美国秘密设立了共产党中央中国局,这是在美洲成立的第一个中国人的共产党组织。在中国局第一次代表会上,他当选为中国局书记。之后,他先后在古巴、美国、莫斯科开展工作,于1930年回国,并于次年4月受党指派到了香港,参与领导省港大罢工,因叛徒出卖被捕,后经党组织营救,到上海从事工会工作。1932年起,施滉先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宣传部长、书记等职。次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押往南京审判中,历数了国民党军阀罪状,被当场杀害,年仅34岁。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厅正面墙上修建着一块纪念碑,上面镶着他的头像,还有一首赞美诗: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原文链接:https://zsccv7.kmzscc.com/htmlv7/pc.html#/htmlv7/#/pages/detail/news?id=29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