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薪尽火传,为了传递火种,牺牲自己也要把火种一代一代传下去。我觉得学习党史,实际上就是在传承火种。”日前,掌上春城对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少年战士》撰稿人郑千山进行了独家专访,倾听他在《少年战士》创作过程中的心路故事,听他讲述少年英雄梁元斌的故事。梁元斌,1908年出生于云南昭通盐津县城关区桃子坝的梁元斌,是一位热血青年。他幼时在家乡读私塾,1925年来到昆明求学,经过补习,1926年春进入私立成德中学读书。梁元斌出生在边远的山区昭通,所以读书异常勤奋。在云南学生青年努力会的带动下,不久,他就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一方面阅读进步书籍,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参加各种学生群众运动。1927年春,经云南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马逸飞、赵师孝介绍,梁元斌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刚刚成立不久的云南省学生联合会任学联通讯员。同年暑假,他同赵师孝、何象尧等发起组织“盐津青年团”,除党员、团员外,也发展非党非团的群众青年参加,青年团以阅读进步书籍为主,还练习演讲和辩论,借此传播进步思想和革命理论。1927年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7月,蒋介石特派其亲信云南鹤庆人李宗黄来云南活动,企图调解龙云与胡若愚的矛盾,敦促二者联合起来“拥蒋反共”,完成云南“清党反共”。为揭露这一阴谋,云南各界联合声讨李宗黄大会的报道及宣言云南中共地方党组织发动学生上街宣传演讲,将李宗黄来昆明的罪恶目的昭告于天下。学生们分为若干宣传队,在昆明各主要街道上宣传演讲。11月3日下午,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在昆明武成路武庙门前向群众宣讲,他站在一张高板凳上,挥动手臂,慷慨激昂地演说:“云南人民不要做军阀的工具,应自己起来争取自由。各界人民团结起来,驱逐蒋介石派到云南的亲信李宗黄……”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激起了听讲群众心中愤怒的火花,一时间,群情激昂,“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驱逐李宗黄!”的口号声响彻云霄……躲在人群中的李宗黄卫士慌了,于是凶相毕露,拔出手枪向演讲的青年开枪射击,子弹击中了青年的左手肘,顿时鲜血直流,他忍痛跳下板凳,退到附近的武成巷中。但开枪者穷凶极恶,对青年穷追不舍,最后在小巷中追上他并对准他连开数枪,怒视歹徒的青年不幸倒在了血泊中……这位牺牲的青年就是写下云南青年运动史鲜红第一页的梁元斌。梁元斌年仅19岁就不幸牺牲在武成路的消息传出后,当日就激起了昆明各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云南省学生联合会第一时间在省立第一师范操场召开紧急大会,宣布这一罪行和惨案系李宗黄指使,会后立即组织学生及社会团体游行。闻讯后的东陆大学和其他学校学生都纷纷举行抗议集会,在东陆大学任教的云南“经济特元”袁嘉谷和东陆大学两任校长董泽、华秀升等也当即奋笔撰联敬挽小英雄梁元斌——以赢縢蹑屦来游,学业已成,正期于世资青选;有破浪乘风之志,建树未竟,可惜无端赴白遥。
原文链接:https://zsccv7.kmzscc.com/htmlv7/pc.html#/htmlv7/#/pages/detail/news?id=28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