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中国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队伍里,有一位来自云南剑川的白族青年,他就是张伯简。张伯简1898年出生于云南剑川,1917年中学毕业后,他目睹了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国家境况,1918年,他毅然离开剑川,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投奔滇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19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风暴席卷全国,激发了张伯简的爱国热情。他辞去军医院的职务,加入赴法勤工俭学行列。他在法国博利午工业实习学校边学习边打工,他接触到欧洲的无产阶级,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真谛,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1921年冬,从巴黎转赴柏林勤工俭学的张伯简,在德国参加了共产党,与“旅欧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张申府、赵世炎、周恩来以及共产国际的同志建立了联系。1922年初,中国共产党旅德支部建立,张伯简取得中国共产党党籍。他热心于群众运动,不仅在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支持德国少年共产党和少共国际的斗争。1924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一年毕业的张伯简回到上海,在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25年,由张伯简编撰的《社会进化简史》在上海、广州印刷出版后,反响极大,成为广州农讲所学员必读书目。1926年,张伯简担任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军委书记。因昼夜工作劳碌,肺病发作,终救治无效,与世长辞,年仅28岁。
原文链接:https://zsccv7.kmzscc.com/htmlv7/pc.html#/htmlv7/#/pages/detail/news?id=28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