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 副教授 王云强 阐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改革的春风也吹到了云南
对云南发展来说,有两个重要的影响
一是重新重视云南省情
加强解决边远地区的贫困问题
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让云南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
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云南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云南和全国一样
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拉开了改革的大幕
1977年底
元谋县大塘子生产队经过县委认可
在全省第一个实行了
包产到组、联产计酬、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
到1983年底
云南99.9%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
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
伴随云南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云南城市的改革也开始了
1979年
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开始不断变革
从而引发了
对管理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变革
推广了整个城市的体制机制的整体变革
云南的对外开放从边境开始
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云南对外开放逐步展开
边境贸易是云南对外开放的先导
有效推动了边境特色产业的发展
增强了云南与周边国家的友谊互信、促进团结和谐
确保了边疆地区的繁荣稳定
云南省商务厅会展经济处副处长 王健骅 阐述
20年的发展
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见证了云南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跨越发展的整个过程
昆交会为多边外交、经贸合作
以及人文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云南是全国边境贸易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至2002年
全省经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国家级一类口岸共有11个
边境贸易发挥了对外开放先导作用
带动了沿边开放
提升了对外贸易的水平和层次
边境贸易几乎占到全省对外贸易的一半
成为云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了利国、富民、睦邻、固边的作用